周界防范(系統)是沿著周界形成的防范。建立周界防范的目的就是為了形成安全區域:確保該區域內人員、財產等處于保護和控制之中,對于進(出)此區域的行為進行限制;一旦有目標經由被禁止通過的區段進(出)安全區域時,能夠及時探測發現、并準確提示事件發生的具體區位;對于上述事件過程予以記錄;必要時對于目標實施有限度的警示或打擊。上述多個環節中,判斷目標是否入侵,是整個過程中第一位、也是最關鍵的環節。此環節的反應正確與否,決定了后續所有環節的實施效果。
周界防范系統均采用: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、遮擋式微波入侵探測器、阻擋式激光入侵探測器、光纖安全防護網絡、駐極體麥克風電纜、泄漏電纜、感應電纜、張力式電子線纜等。
電子巡更系統是將巡更點安放在巡邏路線的關鍵點上,保安在巡邏的過程中用隨身攜帶的巡更棒讀取自己的人員點,巡更棒將巡更點編號及讀取時間保存為一條巡邏記錄。定期用通訊座(或通訊線)將巡更棒中的巡邏記錄上傳到計算機中。管理軟件將事先設定的巡邏計劃同實際的巡邏記錄進行比較,就可以真實的反映巡邏工作的實際完成情況。
巡更系統包括:巡更棒、通訊座或通訊線、巡更點、人員點、事件本、管理軟件等主要部分。
